政策大势
Policy trend
政策大势 Policy trend
绵阳市农业局 关于印发《绵阳市畜牧水产产业发展规划 (2017—20
发表日期:2017年12月02日
绵农发〔2017〕237号
 
 
绵阳市农业局
关于印发《绵阳市畜牧水产产业发展规划
(2017—2020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农牧)局,各园区农业主管部门,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
为推进畜牧水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构建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绵阳市农业局组织编制了《绵阳市畜牧水产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绵阳市畜牧水产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
 
                              绵阳市农业局
                            2017年6月30日

 
绵阳市畜牧水产产业发展规划
(2017-2020年)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基础。
1.产业现状。
2016年生猪出栏361.54万头,期末存栏235.2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5.88万头);牛出栏15.65万头,羊出栏130.94万只,家禽出栏6302.27万只,兔出栏918.09万只,肉类产量41.01万吨,禽蛋产量14.6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0.76万吨,畜牧水产总产值225.5亿元。
2.产业发展优势。
(1)畜禽种业优势突出。
全市拥有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3家,占全省一半,原种猪场存栏量位居全省第一,拥有4家全国生猪联合育种协作组单位,培育出四川省建国以来首个生猪配套系——“天府肉猪配套系”,荣获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的新品种证书,被农业部列为畜禽主推产品;北川白山羊、平武黄牛被纳入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天府肉羊”新品种培育列入四川省“十三五”畜禽育种科技攻关。
(2)龙头企业实力雄厚。
现有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5家,以铁骑力士、正大、新希望、正邦等农牧集团在核心育种、种养循环、产品开发方面成效显著,铁骑力士集团产值已达50亿以上,进入了四川省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名单,以圣迪乐、羌山农牧、明兴公司、勇辉公司等为代表的本土农牧企业迅速崛起,已有4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公司,为我市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市现有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27个,其中部级标准化示范场18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9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150个,畜牧水产养殖合作社1227个,规模化比重达到45%以上。
(3)科技支撑强劲有力。
绵阳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我市的生猪、肉羊等品种的选育,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单位、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产业规划、养殖技术推广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铁骑力士集团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冯光德实验室,在梓潼县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助推我市畜牧水产产业发展持续驱动。
(4)产业模式推陈出新。
在畜牧业全面升级转型中,我市大型畜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积极创新产业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多种产业发展新模式,如正大集团的“1+5”模式、550代养模式、1100代养模式,铁骑力士的“1211”生猪代养模式、金华养猪专业合作社5432模式、新绵樱农牧公司的“公司+银行+基地+联营户”模式,圣迪乐村“产业新村+产业龙头+产业村民”的产业发展模式等,让老百姓以劳动力或小资本入股参与到大产业中,养殖风险降低,助农增收,促进我市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5)水产产业潜力巨大。
全市有渔业水面60万亩,现有水产龙头企业37个,渔业专合社84个,家庭渔场25家省级水产良种场3家。盐亭恒兴渔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游仙金汇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涪城区莲花池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安州区互瑞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安州区时新水产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鲟鱼、鲈鱼等名优品种享誉川内外,年经营收入达到3000万元,鲵子二代养殖突破20万尾,产值超过1亿元,鲟鱼、鲈鱼、鳖、泥鳅、鲶鱼发展势头强劲,开发空间和潜力大。
(二)问题及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随着消费者膳食营养结构的改善优化,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显著,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对畜禽产品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求,因此,必须不断优化现有畜牧产业结构,加快草食动物及水产业发展,并培育或引进不同畜禽品种,生产多样化的安全、健康、优质产品,来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也是抢占未来优质畜牧水产产品市场先机所必需的。
2.产业链条仍需延伸。
我市畜牧水产业整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全国知名品牌少,精深加工能力薄弱,虽有从饲料、育种、繁育、养殖、加工到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却多为初加工,半成品,精加工产品少,或是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或是产、加、销连结不紧密,承担市场风险能力差,或是贮运冷链建设滞后,市场开发不足,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我市畜牧水产业的发展。
3.“用地难”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畜牧养殖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大量基本农田占用,新一轮土地调整,又未充分论证规划,预留可使用土地面积不足;传统养殖正向现代化集约化转型,又急需较大农业设施用地,土地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4.“融资难”瓶颈难以破解。
现代畜牧水产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融资难,养殖场土地基本和圈舍难以确权,很难进行抵押贷款;市场波动、疫病风险大,担保融资困难;地方保险覆盖面低,现仅涉及能繁母猪和奶牛等少数品种,养殖业风险无从化解和转移,银行变得更加警惕。
5.环保投入压力大。
随着国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继实施,畜禽污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压力大,因为畜禽粪便特别是污水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污染治理难度大,一个规模养殖场环保设施投入占到总投入的30%,后期运行和维护成本高。
二、思路及原则
(一)思路。
2017-2020年,以推进畜牧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围绕“建基地、创品牌、搞加 工”的工作思路,推动现代畜牧水产产业跨越发展,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集群发展,将我市建设成为规模化程度高、产业结构合理、品种品牌优势明显,全面实现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水产产业强市。
1.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加快推进畜禽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核心育种场建设,提升供种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大优良畜禽品种推广,提升良种化水平。加强我市企业自主培育的天府肉猪配套系推广,加快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北川白山羊、平武黄牛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实现“天府肉羊”新品种培育。加快大鲵、鲟鱼、鳖、小龙虾等特色品种繁育技术推广,全面提升保障畜牧水产业发展种业质量。
2.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规模。
全面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建设基地,壮大产业规模,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成片发展、全域推进的全产业链建设,统筹布局畜产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初加工、精深加工发展,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畜牧水产产业化集群。
3.加快推进品牌建设。
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加强优势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储藏等技术研发,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术体系。加快推进特色畜产品、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动资金项目向优势区、特色产区倾斜。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以优势企业、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为依托,在畜产品、水产品及特色产业上培养一批市场信誉度高、影响力大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组织开展品牌培训,强化经验交流,提升畜牧水产业品牌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搭建品牌农产品营销推介平台,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4.倡导生态发展。
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加快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应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兽药、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
推进畜禽粪污、病死畜禽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模式;加快畜禽粪污集中处理,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节水、清粪、有机肥生产加工等设施设备,推广“果沼畜”“菜沼畜”“茶沼畜”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种养循环的多种技术模式。
(二)原则。

1.生态发展。

坚持以“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取向,把现代畜牧水产产业与现代种植业有机结合,坚持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产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全面推广沼气和生物治污措施,水上蔬菜种植、稻田综合种养等技术,实现畜牧养殖污染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实现现代畜牧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兴牧。

以优良畜禽、水产品种推广为核心,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切实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品种改良,提高畜禽品质;充分开发利用本地优质特色畜禽资源,强化畜禽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特色产品开发,创建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稳步推进生猪,大力发展牛羊,做优做强家禽,发展名优特色水产,调整优化畜禽水产产业结构,提高养殖效益。

3.创新驱动。

以创新发展机制为动力,创新完善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担保、保险和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建立市场调控机制,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进政府扶持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养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规模场、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经营,改变养殖户在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4.市场主导。

以规模化发展为核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成为主力军。提高重点畜牧水产产品整体竞争力,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积极培育畜禽产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建基地”的作用,依靠产业化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壮大专业合作组织,实现畜牧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建成一批集养殖、加工、流通于一体的畜牧水产产业集群,形成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畜牧水产产业带和优势区。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出栏生猪500万头,牛18万头,羊150万只,家禽1亿羽,兔950万只,肉类总产58万吨,禽蛋总产20万吨,奶产量3万吨,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0万亩,水产品产量13万吨,畜牧水产业总产值500亿元。
(二)年度目标。
表1  绵阳市畜牧水产业年度发展目标

(三)重点产业目标内容。
生猪产业:以龙头企业铁骑力士10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正大5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新希望两个50万头生猪聚落式发展项目为重点,依托本土企业明兴公司、羌山农牧、恒力通等示范带动,打造优质特色风味猪肉;进一步树立“天府肉猪”、“川藏黑猪”种猪品种优势,集中打造八品、忆乡、黑溜宝、白玉黑、华膳等一批优势品牌。(具体分县目标见表2)
表2  绵阳市2020年生猪产业发展目标

禽蛋产业:以圣迪乐、圣康公司、森泰公司等为行业龙头,重点围绕圣迪乐450万只高品蛋鸡项目推出一批禽业产业项目,突出优质高品鸡蛋,进一步树立中国第一蛋品“圣迪乐村”鸡蛋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打造“圣吉康”、“好农”等一批优势品牌。(具体分县目标见表3)
表3  绵阳市2020年禽蛋产业发展目标




草食家畜产业:以盐亭县汇源牧业公司、西部宇林公司等龙头,重点围绕天府肉羊新品种培育、北川白山羊、平武黄牛资源保护发展肉牛肉羊基地县,突出优质牛羊肉产品,重点发展羔羊肉、肥牛肉,积极打造盐亭“天府肉羊之乡”,进一步扩大北川白山羊、平武黄牛品种品牌影响力。肉獭兔方面,以皇嘉集团公司等为行业龙头,重点发展西屏肉獭兔,突出发展优质高端獭兔皮、高档兔肉,积极提升西屏肉獭兔在行业的影响力。(具体分县目标见表4)
表4  绵阳市2020年草食家畜产业发展目标(万头、只)

奶产业:以雪宝乳业集团龙头,围绕雪宝2000头高产奶牛园项目,带动一批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突出发展优质高品奶,积极打造雪宝品牌,进一步树立雪宝牛奶在全川的影响力。(具体分县目标见表5)
表5  绵阳市2020年奶产业发展目标(万吨)
 
水产养殖业:在江油、盐亭、游仙、三台、梓潼、安州区等区域建设优质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改革养殖方式、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突出发展大鲵、鲟鱼、鳖、小龙虾等特色品种,增强生产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益。(具体分县目标见表6)
表6  绵阳市2020年水产业发展目标(吨)
四、发展布局
(一)产业基地布局。

1.生猪产业。

以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江油市为核心区,布局我市生猪主导产业。(空间布局见表7)
表7  绵阳市生猪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表

2.禽蛋产业。

创建标准化核心示范区6个:推进梓潼、盐亭、北川、安州、三台、涪城建设家禽养殖主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及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空间布局见表8)
表8  绵阳市禽蛋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表
县(市区) 规划乡镇
涪  城 关帝、新皂、石洞3个乡镇
游  仙 巍城、玉河镇、石马镇、新桥镇、白蝉、东林6个乡镇
三  台 芦溪镇、中太镇、金石镇、黎曙镇、立新镇、塔山镇、龙树镇、潼川镇、古井镇、万安镇、乐安镇、前锋镇、景福镇20个乡镇
盐  亭 富驿、大兴、毛公、高灯、黄溪、、两河、两岔河、永泰12个乡镇
安  州 花荄、黄土、乐兴、兴仁、乐兴、清泉6个乡镇
梓  潼 宏仁、文昌、长卿、石牛、东石5个乡镇

3.草食动物产业。

重点围绕肉牛、肉羊、家兔等三大草食家畜产业发展,以盐亭县、北川县、梓潼县发展肉羊产业,三台、盐亭、梓潼、平武发展肉牛产业,江油、盐亭、梓潼发展獭兔产业,全市规划肉牛产业重点乡镇44个乡镇,肉羊产业重点乡镇33个,家兔产业重点乡镇37个(空间布局见表9)。
    表9  绵阳市草食家畜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表
县(市区)                            规划乡镇
涪城 家兔 玉皇镇 金峰镇等4个乡镇
游仙 家兔 太平乡 东宣乡 石板镇等5个乡镇
 
三  台
肉牛 芦溪镇、立新镇、花园镇、建设镇等20个乡镇
肉羊 中太镇、建设镇、石安镇等10乡镇
家兔 鲁班镇、紫河镇、双乐乡等5个乡镇
 
盐  亭
肉牛 柏梓、剑河、安家、茶亭等9个乡镇
肉羊 黄溪乡、黑坪片、柏梓片、玉龙镇等6个乡镇
家兔 富驿、两河、黄甸等6个乡镇
 
梓  潼
肉牛 双板乡、金龙场乡、黎雅镇等7个乡镇
肉羊 演武乡、建兴乡、马鸣乡等7个乡镇
家兔 宏仁乡、卧龙镇等8个乡镇
 
北  川
肉牛 贵溪乡、禹里乡等3个乡镇
肉羊 贯临、白什、漩坪等5个乡镇
家兔 开坪乡、片口乡等3个乡镇
平  武 肉牛 龙安镇 水观乡等5个乡镇
 
江  油
肉牛 贯山乡、大康镇、新安镇等4个乡镇
肉羊 雁门镇、九岭镇、八一乡等5个乡镇
家兔 西屏乡、九岭镇、雁门镇等6个乡镇
 

4.奶牛产业。

安州区:在界牌镇、黄土镇建设奶牛养殖基地;
三台县:在立新镇、永新镇、潼川镇等乡镇发展奶牛适度规模养殖;
江油市:在九岭、方水、太平等乡镇发展奶牛适度规模养殖。

5.水产产业。

产业布局:以盐亭县麻秧乡、毛公乡,安州区宝林镇、黄土镇、花荄镇、界牌镇,涪城区关帝镇、金峰镇、新皂镇,游仙区建华乡、魏城镇,三台县兴德镇、江油市青莲镇等专业商品鱼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鲈鱼、叉尾鮰、中华鳖、泥鳅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以武引水库为重点发展水库有机鱼养殖,以三台、游仙、梓潼、盐亭、江油市的水库为重点开展水库生态养殖;以江油市贯山镇,盐亭县八角镇、臣龙镇,游仙区建华镇,三台县双乐乡,梓潼县双峰乡、石牛镇为重点发展稻鱼综合种养;以北川县擂鼓镇,平武县虎牙乡,安州区小坝镇、茶坪镇,江油市小溪坝、枫顺乡为重点,发展虹鳟、鲟鱼、大鲵等冷水性鱼类养殖。
(二)产业链延伸布局。
三台县:新建9000吨有机肥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30万吨A级屠宰场、梅林郑广和罐头食品公司二期扩建项目、铁骑力士御咖食品厂项目;
盐亭县:新建饲料厂、三A级屠宰加工厂各1个;
梓潼县:建设饲料厂、屠宰场各1个、长林公司建设熟食罐头加工厂;
江油市:新建年生产能力18万吨饲料厂1个、屠宰企业1个。
实施水产品加工突破计划,积极引导骨干养殖基地、龙头企业、水产品运销大户开发冷冻小包装、传统腌鱼制品等水产品初加工,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以大鲵、鲟鱼、鳖、小龙虾等特色品种为重点的精深加工,打造以水产品消费、鱼文化展示、游钓为主题的休闲渔业品牌,建设一批有影响的“渔家乐”、“最美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市开展休闲渔业的养殖水面达到20万亩以上。
五、发展措施
(一)抓基地建设。
1.畜禽良繁基地建设。
依托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结合地方品种资源,合理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加强新品种选育和种畜性能测定,培育绵阳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畜禽品种,加强种畜场、各类扩繁场以及地方品种保种场的建设,扶持3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天府肉羊核心育种场,北川白山羊原种场,平武黄牛保种场,扩大种畜禽生产规模,推进畜禽良繁育基地建设。
2.现代养殖基地建设。
依托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基础能繁母牛扩群增量及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项目,加快建设现代畜禽水产养殖基地。以生猪、优质肉牛羊、优质奶牛、优质禽兔、特色水产等优势主产区为重点,进一步推动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强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优势产业集约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全域推进盐亭、梓潼、江油5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基地建设,加快三台100万生猪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加快盐亭、梓潼、三台、江油、安州、北川禽蛋养殖基地建设,盐亭建成30万只“天府肉羊”基础母羊基地,三台建成能繁母牛基地县,以江油、盐亭、游仙、三台、梓潼、安州区为重点,连片开发,建设稻田综合种养基地10万亩、池塘健康养殖基地20万亩、水库生态养殖基地10万亩,形成特色优质畜禽水产产业带。
3.标准化示范创建。
以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积极发展规模化养殖,支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升级工程,提高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坚持“示范创建”与“辐射带动”并重,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牵头打造标准化养殖场(小区),示范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提高规模养殖比例,加强设施装备建设,重点支持生猪、牛羊、禽兔、水产等主产区规模养殖场转型升级,配套自动供料、环控、饮水、消毒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种养循环等基础设备设施。
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思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种养一体生产生态协调发展。根据种植园对有机肥的需求量和对养殖废弃物的承载能力,合理布局规模相应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配套畜禽粪便处理利用基础设施,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液+绿色种植”等高效的种养结合生态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以地定养、以养促种”的种养循环机制,促进畜禽粪便转化为优质肥料和清洁能源,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积极推广稻鱼共生、水上水下立体生产等综合种养技术,促进种养业发展持续平衡、效益“双提升”,实现粮果蔬、农牧渔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抓主体培育。
1.壮大龙头企业。
加快正大、新希望、铁骑力士、正邦等农牧集团培育,围绕我市优质生猪、禽蛋主导产品,全域推进生猪、高品蛋鸡全产业链基地建设,推动羌山农牧、明兴公司、勇辉公司、汇源牧业公司、西部宇林、皇嘉集团等为代表本土农牧企业在核心育种、种养循环、产品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的投资比例,依托四川省雪宝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示范带动更多养殖户发展奶产业,打造时新公司、华腾水产公司发展名优特水产品,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千亿畜牧水产规模。
2.培育专业合作社。
全市现有畜禽水产专业合作社122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2个,省级示范社34个,市级示范社60个。进一步加强示范社建设,引导合作社走规范化发展之路,重点培育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管理民主好的市级以上专合社;整合资源优势,加强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把农产品的种养、物流、生产、销售等环节联合组织,从而降低成本,提升专业水平,把合作社做强做大;努力搞好畜禽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工作,发挥合作社示范引领产业发展作用。
3.发展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作为畜牧水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市场环境促进了家庭农场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现有家庭农场274个,其中:省级示范场13个,市级示范场27个。继续坚持规划引领家庭农场培育工作,对示范家庭农场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支持,推进土地流转向家庭农场倾斜,给予奖励、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申请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将家庭农场人才培养列入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阳光工程”等培训计划。
(三)抓重大项目建设。
铁骑力士集团三台县100万头生猪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原种场、扩繁场、生猪文化主题公园、食品加工厂等重点项目。
新希望50万头生猪江油市、盐亭县聚落式发展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万头种猪场、代养场、饲料厂、有机肥厂等配套项目。
正大集团梓潼县5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设1.5万头种猪场、代养场、屠宰场,整合长林公司建设熟食罐头加工厂。
“圣迪乐”200万只的高品蛋鸡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设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基地、精深加工厂、有机肥厂、猕猴桃基地等项目。
正邦集团三台县1.2万头种猪场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配套现代化养殖设备,配备自动料线、水线、环境控制系统、漏粪地板、机械刮粪板、配套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生猪养殖。
武引有机鱼开发:以武引管理局直属4个水库为骨干,开展管护、码头、防逃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库边、坝下空地,配套苗种培育与经营设施,在着力抓好有产品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品牌营销和休闲观光渔业;努力把武引有机鱼打造成省内知名品牌。项目计划需投资4000万元,建设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亿元以上,实现经济效益5000万元。
抓好重大项目,拉动社会资本投资,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强化产品品质,发展名特优品牌,建成绵阳市畜牧水水产业强市。
(四)抓改革创新。
1.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
鼓励大型畜牧水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推广和应用,例如:正大550模式、1100模式、铁骑力士1211模式、金华养猪专业合作社5432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形成“龙头企业+标准化养殖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贫困户”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产业发展模式,特别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以现代畜牧业为核心要素的梓潼“1+5”模式,为种养循环和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为龙头企业与养殖户抱团发展找到新的途径。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引进销售收入排位靠前、产业链完整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养殖场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专合组织+养殖场”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推广正大、新希望、铁骑力士等代养寄养、二次返利、利益兜底的合作养殖机制和模式,创新金融担保机制,探索保单抵押和畜禽圈舍、活体抵押等贷款方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为养殖场提供贷款担保。探索完善畜禽水产产品市场调控机制,建立市场风险基金。
3.建立信息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做好畜牧水产业生产、饲料生产、草地资源等专项信息统计基础工作,强化畜牧水产业生产监测和畜产品价格监测,及时发布畜牧水产业生产、价格、市场等最新动态,定期分析畜牧水产业形势。推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发展专业性、本土化的畜牧水产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在各大电商平台设立农产品“特色馆”、“精品店”。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专业协会服务网络,做到整个产业链跟踪服务,包括科技研究与推广、市场信息、饲料生产与供应、疾病监测预防与治疗、畜产品加工与营销、信贷投资等服务。
4.探索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路径。
开展PPP模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沼气项目和农机补贴等政策,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一是强化规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的主体责任,督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完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和综合利用设施。二是配合环保部门加大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设施建设监管,开展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畜禽养殖区划管理要求和环保达标排放要求。三是大力推行畜禽粪污处理专业化社会化全程服务,加快探索建立畜禽粪污有效储存、收运、处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发展的有效模式,大力推广畜禽粪污第三方治理,提高畜禽粪污治理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四是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政策扶持,研究制定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设施和有机肥施用补贴。我市三台县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评选为全国首批畜禽污染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值得全市学习推广。
(五)抓产业融合。
推进畜牧水产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多措并举。一是抓以工业理念的畜牧水产产业体系。抓饲料原料生产源头、饲料生产加工、规模养殖场、产品精深加工、及其产品购销公司、物流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技术咨询和服务公司,共同构成畜禽水产食品工业产业体系。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引领。龙头企业是三产融合的载体,承担起引领产业融合的重担。三是因地制宜发展休闲畜牧水产业。依托畜牧水产业资源,让广大消费者参与畜牧水产生产作业、享受独特风情的新兴产业、新型产业、新业态。抓好铁骑力士三台县猪乐园项目,建设一批有影响的“渔家乐”、“最美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让休闲畜牧水产业作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六)抓品牌创建。
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方针,发挥企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引导和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打造品牌、申报名牌。依托正大、新希望、温氏、铁骑力士、雪宝、圣迪乐、华腾水产等知名龙头企业,打造黑溜宝、雪宝、八品、忆乡、白玉黑、华膳等优势品牌;依托地方优质特色品种,打造天府肉猪、平武黄牛、北川白山羊、天府肉羊、平武大红公鸡等系列品种品牌。依托区域产业特色,打造丘陵地区(盐亭、梓潼、三台)、坝区(涪城、游仙、安州、江油)、山区(平武、北川)特色产品区域品牌。依托涪江上游为水源的武引工程系列水库,打造“武引有机鱼”品牌,依托鲁班水库等开展生态养殖的大、中、型水库,打造“郪海”、“川仙”、“仙海”等水库生态鱼品牌;大力发展大鲵、鳖、鲈鱼、鲟鱼、叉尾鮰、泥鳅等名优特色品种规模化养殖,“剑州野”甲鱼、“口福鱼”、“福田生态鱼”等池塘名优鱼类品牌。大力开展稻鱼共生,打造“福有余”等稻田生态鱼、生态稻品牌。
六、政策支持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绵阳市农业局局长为组长,市农业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畜牧业科、渔政水产科、兽医兽药科、计划财务科、行政审批科、产业发展指导科、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科、饲料饲草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动物卫生监督所、市畜牧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科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绵阳市畜牧水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畜牧水产产业发展工作的指导推进,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组织实施相关项目,研究处理技术难题。
    (二)配套政策。
对于新(扩)建畜禽水产养殖、精深加工等生产经营企业用地,协调国土、林业、建设、规划等部门简化行政审批,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或减收;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协调解决基础道路、电力、用水等配套设施。
    (三)整合项目。
依托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生猪调出大县、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县、国家畜禽污染资源化利用重点县、省级牛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等项目,进一步推动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强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优势产业集约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
(四)逗硬考核。
把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各级农业局目标考核,定期通报工作进度。一要建立市、县、乡三级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二要强化考核,对任务完成好、发展质量高、效果明显、成绩突出的部门、县(市、区)给予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落实差的,要通报问责。 

绵阳市农业局办公室
2017年6月30日印发
下一篇:没有了
网络营销代理:古怪科技